前段时间,与中国“园林文创”品牌创始人林小峰交流园林行业。林老师喜欢读《红楼梦》,我们聊到了文中的两个章节,第一个是对大观园建设的安排与推进,第二个是王熙凤找人给贾府做花园改善。
虽然是文学作品,但也能管窥中国园林与花园施工“产业”的认知脉络:一个是恢弘的“大观园”建设,一个是房屋边角处的花园修缮。其中人物对接、工作安排、材料的供给、体系的成熟......都反映出了中国传统的造园的产业雏形,再回看中国造园经典《园冶》时,更多了不少共鸣。
01
很多人认为:中国古代造园是达官富人的专属。
不过,或许“富人”不仅是物质的富裕,更应该还有精神的富裕。不然也就没有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乡野情趣,也没有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”的“柴门”院落。
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富裕,是我国当前“共同富裕”的主要两方面,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容。产业一直都有,也还会有,但产业化却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。
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以行业需求为导向,以实现效益为目标,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,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。
对于整个园林园艺行业来说,产业化的推进需要更精准的知道行业需求哪,而我们现在在哪,这里面会不断演化出很多细分的产业化支路。
02
新中国建立以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后,得益于大规模的国土绿化与城市建设,把我国园林园艺市场推到了新的阶段。党的“十八大”提出“生态文明建设”,这一加持,让园林园林行业迈进了“万亿级市场俱乐部”,种树种花的行当,终于跻身我国经济市场的一隅,也能在资本市场有一席之地。
建设队伍从最初的国有林场、绿化队、“草台班子”,发展到民营施工公司、园林上市企业、央企与国企大总包企业。
而连带材料供应体系,也从最初的小农苗贩子、成长到企业化苗圃、供应链集采平台。
花木集散地,也从马路地摊市场,朝综合性商业体迈进,在江浙沪皖、珠三角的多地,形成了独特的在地型的产业模式。
整个产业的营销与包装方式,也从传统的摆摊、奔走相告,形成了品牌展会、数字营销、体系包装的整套推广链路,不断融入更新的思维和渠道。
教研体系也从最初的师带徒,发展处了高校的园艺班、园林班,机关单位的农林研究院,最终涌现了不少科研单位、教授、高工。
可以说,改革开放以后的这40年,更像是我国园林园艺产业化初步形成、蓬勃发展,而后大浪淘沙、树立产业标准、寻找新高地的阶段。
03
只是过去一两年,传统园林园艺行业有了新的变化,我们不好说这种变化对于“产业化”是好还是坏。但从古至今做一个历史脉络梳理,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。即便在欧美,也有明显的升降发展过程。
于是,一些园林园艺专家,尤其是花木大咖们,开始“纠偏”以前盛行的行业“十年周期论”,认为行业的发展很难出现以往的“10年一个大小年轮回”交替的状态,而是走入持续的寒冬。
这种说法有其道理,但需要看从什么维度去看。
如果还是站在以前的市场范围、客户圈层、认知范围,那极大可能就是持续的寒冬;但如果以新的角度,跳出原有市场固有认知,或许就是进入新的阶段。
火车、汽车出现的时候,“马车”行业估计也在讨论这个话题,但改进马的饲料、品种、马匹交易方式等,应该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。
而火车、汽车的出现,是在客运货运产业中演化出的新产业方向,连带着材料供给、人才储备、流通方式、交通规则、用户诉求一些列的变化。
所以园林园艺产业进程发展到今天,需要有新的产业形态叠加,或许才能跳出当前的牢笼,这也是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表现。
04
过去一年,国际花园中心协会-中国分会CHS做了一项调查研究,主体是以“花园”、“花园中心”为辐射面的产业链各方。
CHS调查了涉及其中的8大人群,每类人群选取了鲜明特征的代表,用他们所做所想的事情作为现象样本进行总结,最终得出了4大方面、12项内容的趋势分析。
8大人群中,包含了园林设计施工人群、园艺花卉企业人群、花木生产人群、花卉市场人群、策展营销人群等等。当把这些人群的行动与思想放在一起分析与讨论时,CHS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——
更关注所处领域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价值,这种价值不仅在物质获得层面,还有精神获得层面。不仅在视觉层面,更在心理层面。
此变化或多或少有疫情的影响,不过从调查人群的想法做法来看,只是更加快速了大家去往这一方向去演化。
直接客户群体的转变、市场需求的多元化、产业供给的相互融合、衡量标准的多维度多尺度,都在过去这几年潜移默化地发生着。而且很多已经形成了较为普适、广泛的认知统一。
如果这些新的产业变化非得用一个词来形容,就是“花园产业化”,它是园林园艺产业在当下成长过程中,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。
05
CHS的这一发现,正好又回到了前面所说的 “物质与精神双富裕” 的产业本质需求。此时我们也更加明白了 “我们的祖国是花园” 所要表达的意义。花园,是人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富裕的体现。
原来,园林园艺产业的驱动力一直没有变化,只是发展过程中,有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,代表着新的需求与新的供给。
2022年11月3日,2022花园产业峰会将在合肥召开,本次峰会以中国·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举办为背景。
中国·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始创于2003年,已在合肥成功举办十九届,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支持举办的全国性苗木花卉行业盛会。这次展会及展会间的活动,也在之前城市建设、国土绿化、花木产业的基础上,探讨产业与社会的结合点、新方向。
在会议组织阶段,“花园峰会”组委会将把这种“花园产业化”的现象和方向做一番梳理,邀请到了所涉及人群中的代表,把他们的一些经验与想法分享给行业。
不知道100多年前,与“马车”相关的产业人群是怎么想的,但有一点可以确定:走下去的,必然已经跳出了原有的“产业”牢笼。